水资源利用

引滦入津工程

  • 时间:2016/12/28 12:49:00
  • 浏览次数:29832

      引滦入津工程将河北省境内的滦河水跨流域引入天津市的城市供水工程。水源地位于河北省迁西县滦河中下游的潘家口水库,向天津供水10亿立方米/a。由潘家口水库(参见潘家口水利枢纽)放水,沿滦河入大黑汀水库调节。引滦工程总干渠的引水枢纽工程为引滦入津工程的起点,穿越分水岭之后,沿河北省遵化市境内的黎河进入天津市境内的于桥水库调蓄,再沿州河、蓟运河南下,进入专用输水明渠,经提升、加压由明渠输入海河,再由暗涵、钢管输入芥园、凌庄、新开河3个水厂,引水线路全长234千米。

 
◆工程简介


 引滦入津工程
      
引滦入津工程(Water Diversion Project from Luanhe River to Tianjin City)是中国大型供水工程,工程于1982511日动工,于1983911日建成。整个工程由取水、输水、蓄水、净水、配水等工程组成。工程自大黑汀水库开始,通过输水干渠经迁西、遵化进入天津市蓟县于桥水库,再经宝坻区至宜兴埠泵站,全长234千米。分两路进入天津市:一路由明渠入北运河、海河;另一路由暗渠、暗管入水厂。输水总距离为234千米,年输水量10亿立方米,最大输水能力60-100立方米/秒。主要工程包括河道整治、进水闸枢纽、提升和加压泵站、平原水库、大型倒虹吸、明渠、暗渠、暗管、净水厂,公路桥,以及农田水利配套、供电、通讯工程等。工程缓解了天津市的供水困难,改善了水质,减轻了地下水开采强度,使天津市区地面下沉趋于稳定。

 

◆建设背景

1983年95日工程提前全线正式通水
      
20世纪70年代末,天津遭遇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水荒,由于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剧增,用水量急剧加大,而主水源海河的上游由于修水库、灌溉农田等原因,流到天津的水量大幅度减少,造成天津供水严重不足。
      
那时天津面临水源断绝,城市用水量由原来的每天180万立方米降到100万立方米,后又压缩到70万立方米。人民生活用水由原来每人每天70公升降到65公升,并且还是每公升含1000多毫克氯化物的苦涩咸水。工业生产用水由原来日用77万立方米降到45万立方米,天津第一发电厂被迫停止发电,纺织、印染、造纸等用水大户随时面临停产威胁。
      
1981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兴建引滦入津工程。滦河在距天津几百里外的河北省迁西县和遵化地区,引滦入津就是把滦河上游、河北省境内的潘家口和大黑汀两个水库的水引进天津市。引水渠全长234千米,中间还要在滦河和蓟运河的分水岭处开凿一条逾12千米长的穿山隧洞,需治理河道100多千米,开挖64千米的专用水渠,全部工程开凿出的岩石达140万立方米。为了早日造福天津人民,天津市委、市政府下令:1983年必须把滦河水引到天津。

 

◆技术数据

            引滦入津工程
      
引滦入津工程由引水枢纽、引水隧洞、河道整治工程、于桥水库、尔王庄水库、泵站、输水明渠及其渠系建筑物等215项工程组成。
      
引水枢纽含人津、人还2个水闸,引水流量分别为60立方米/秒与80立方米/秒,分别向天津市和河北省唐山地区输水。
      
引水隧洞及进出口工程总长12.39千米,其中洞长9.66千米,设计流量60立方米/秒,校核流量75立方米/;隧洞净宽5.7米,净高6.25米,圆拱直墙型,无压输水,隧洞围岩为片麻岩,节理裂隙发育,隧洞穿过罕见的特大断层长达212米。为保证工程质量,借鉴当代地下工程设计、施工的先进经验,采用新奥法并结合实际的新型设计与施工工艺。
      
整治河道108千米,开挖输水明渠64千米,修建倒虹吸12座、涵洞5座、水闸7座。
      
已建的于桥水库加高加固后作为引滦入津工程的控制性调蓄枢纽,总库容15.59亿立方米,均质土坝长2222米,坝体加高1.2米,坝基采用混凝土防渗墙及灌浆进行加固。
      
尔王庄平原水库为引滦入津工程的月调节水库,库容4500万立方米。
      
泵站4座,主要技术特征及主机型参见引滦入津泵站工程。
      
双孔(2-3.35×3.35)钢筋混凝土暗涵长26千米。直径2.5米的钢管10.8千米,直径1.8米的钢管3.7千米。
      
变电站3座,架设通信线路360千米。
      
主要工程量:土方3460万立方米,石方166.7万立方米,混凝土63.7万立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安装设备2776()。工程总投资11.34亿元。

 

◆建设情况

            引滦入津工程
      
1982年511日,引滦入津工程正式开工。引水线路施工中最艰难的是要穿越中国地质年龄最古老的燕山山脉,在200多条断层中修建一个12394米长的引水隧洞,这是中国目前最长的一条水利隧洞,也是引滦入津的"卡脖子"工程。铁道兵第八师和天津驻军198师担负其中7210米的施工任务。
      
时任铁道兵第八师师长的刘敏说,在当时的条件下,如果按正常挖掘速度,即便两头同时挖也需要15年时间才可以挖通,但官兵们用了1年零4个月就将隧洞打通,创造了当时全国日掘进6.8米的最高记录。在整个引滦工程中共有22名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就有17名战士在打通引水隧洞时牺牲。
      
在引滦工程最关键的时刻,当时天津市700万人民也纷纷行动起来,以自己的行动来支持引滦工程。原天津市水利局引滦管理局局长赵连铭老先生说,据资料统计,仅当年参加义务劳动的就有20万人。
      
1983年95日上午8时,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和引滦枢纽闸依次提闸放水,全长234千米的引滦入津工程正式向天津送水。911日,人们打开自来水管,甘甜清澈的滦河水流进千家万户,天津人民结束了喝咸水的历史,这一天也成为引滦通水纪念日。
      
2014年4109时,2014年引滦入津春季供水工作正式开始。此次供水计划由海委潘家口、大黑汀水库向天津市供水4亿立方米,用于满足近期天津市城市生活及工业用水需求。此次供水工作预计146月下旬结束。

◆工程意义

    引滦入津工程
      
引滦入津工程建成通水一举结束了天津人民喝咸水、苦水的历史,至2009911日已经安全运行26个年头,累计向天津供水192.2亿立方米。天津城市饮用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为全国饮用水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工业生产缺水的被动局面得到扭转,不仅使用水较多的缺水企业全部恢复生产,而且使天津港获得了新生,新港船闸得以重新开启使用,停产三年之久的内河港区码头恢复了生产;同时为新建企业提供了可靠水源,加速了工业发展,改善了投资环境,成为天津经济和社会发展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天津市还大大提高引滦输水保证率,减轻水体污染,保证入市引滦水质量,确保城市供水安全。与此同时,天津还结合水源保护工程建设,实施了绿化、美化工程。他们把"古有都江堰,今有引滦线"作为奋斗目标,从而使引滦入津这条"生命线"成为天津市又一条靓丽的文化生态"风景线"